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备用网址

图片
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神秘八卦营

来源:张掖地方史志办公室日期:2025-05-15

民乐县境内的八卦营,是一处神秘的古文化遗址。其神秘的轨迹是:它首先是一处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其次是由战争而派生出来的古墓群,再次是西汉军队为防御居住在祁连山一带的匈奴进犯河西走廊而建造的一座古城池。

八卦营位于今民乐县永固城东南3公里处,其西北15公里是民乐县城,西南15公里是甘、青咽喉扁都口,东南与地域广阔的皇家军马场大草滩接壤,东北不远处便是霍去病屯兵地,今山丹县的霍城。其险要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历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据专家考证,八卦营周围的霍城、大马营、永固、马营墩等地都是古战场。

据史书记载,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为巩固西北边防,派年轻有为的霍去病率万骑出陇西,从临津关渡黄河,经青海河湟谷地,沿大通河,穿越扁都口,与匈奴军激战于八卦营、焉支山等地。在这次战争中,霍去病在八卦营一带摆下了著名的八卦阵,先后转战六日,一举打败了匈奴人,汉军杀折兰王,斩卢胡王、抓浑邪王的儿子和相国、都尉等要员,消灭敌军八千余级,并缴获了休屠王的祭天金人(金佛像),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此后汉武帝在河西设立张掖郡,河西走廊正式归入汉朝版图。

传说,霍去病在这次追击匈奴的战争中牺牲八百余名将。而这八百余名将士就埋葬在八卦营东北的黄土岗峦上。此后,在八卦营一带戍守的将士,屯田牧马的吏士及其家眷,死后也都埋葬在这里,就形成了现在人们所说的八卦营汉墓群。

这次战争过后,汉军就在八卦营一带修筑土堡驻扎军队。一方面用于防守边地,以御强敌,巩固国防;另一方面又发动士卒及其家眷开荒种地,发展生产,充实边备,为朝廷放养官马。这个土堡被称为“八卦营盘”。

这些年考古挖掘,发现八卦营汉墓群是一座深藏已久的地下文物仓库,其丰富的出土文物和墓葬壁画为文物考古学家所瞩目。1981年9月10日,由省上批准,八卦营汉墓群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在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中,居住在八卦营村的村民在村东山坡上取土时,就屡屡发现古墓。自此,古墓群就引起了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1975年,张掖地区组织文物普查队,在对八卦营汉墓群的普查中,发现八卦营村东的背山、直岭、簸箕洼、麓沟山、乱疙瘩等5条山岭上分布有大量的古墓。墓群占地面积达2平方公里,从山脚到山顶,古墓密密麻麻地分布着,规模甚为壮观。此地的墓葬大体上分为土室墓和砖室墓两类。墓顶呈穹隆顶、录顶、券顶等形状。墓室结构有单室、双室、三室等。砖室墓中的墓砖多为条形砖和子母砖,殓葬的器具多为棺木,也有少量的瓮棺。为了保护古墓文物,县文化部门于1981年起严禁村民在墓地取土,并着手清理征集失散于民间的文物。经过清理登记,这些文物大致有陶器、铁器、铜器、木器、钱币、印章等六类。陶器主要有罐、壶、鼎、盆、瓶、盘、瓮等生活用具,铁器主要是铁犁铧等生产工具,铜器主要有镜、弩机、矛剑、凿、斧、带钩、箭头等日常用具,木器有马、牛、羊、鸡等牲畜,钱币有汉半两、武帝五铢、新莽金错刀、布、货泉、东汉剪边五铢、魏晋五铢等种类,时代跨越五百多年之久。

在出土文物中,有汉代铁犁铧三张,一大两小。大铁犁重约14.5公斤,呈舌形平底曲面,中间有纵向的椤子,长40公分,犁铧宽3公分,两肩之间宽42公分,苍口长30公分,宽8公分,壁厚1.5公分,现藏于民乐县博物馆内。汉代铁犁铧的出土,说明铁农具和牛耕法已从中原地区传入河西并被广泛传播使用。

在出土的古钱币中,值得一提的是新莽“金错刀”。据历史记载,王莽摄政时于居摄二年(公元7年)铸造了铜质的“金错刀”,钱上铸有“一刀平五千”字样,表示一个金错刀可以当五千钱用。因为这种钱上的“一刀”二字是用黄金错(镶嵌)成,而钱形又呈刀状,所以叫“金错刀”。当时的行情是黄金一斤值万千,两个金错刀就可以换取一斤黄金。但这种大钱一上市流通就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所以行之不久即被废止。由于“金错刀”制作精密,为后世所看重,甚至成了广大诗人吟诵的对象。东汉的张衡在《四愁诗》中云:“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杜甫在《对雪》诗中云:“金错囊徙罄,银壶酒易溶。”1996年8月29日,“金错刀”被国家文物鉴定组专家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民乐县博物馆。另外,王莽铸造的铜质铲形平首方足的“大布黄千”,为布货十品中最高的一张,也是极其珍贵的货币。其钱面模所铸篆文“大布黄千”四字笔划流畅俊俏,布局均匀得体,可称得上是钱币中的上乘之作。王莽虽然是个在位很短的“短命皇帝”,但其铸造的“金错刀”和“大布黄千”却很有名,甚至所铸钱币的名声远远超过了他所做皇帝的威名,这一不同寻常的结局,也许就连王莽本人也没有预料到

盗墓贼历来是破坏文物古迹的罪魁祸首。1993年,民乐境内兴起一阵盗墓歪风,八卦营古墓群被挖掘得千疮百孔,墓中的文物几乎被洗劫一空。地县文物工作者在调查八卦营被盗之墓时,发现了5座保存完好的汉、晋壁画墓。这些壁画墓的墓室壁面先用白粉涂刷,再用毛笔构绘上土红、石青彩绘。壁画内容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还有兵器、射猎、山川、树木、日、月、星、云等图案。在其中的一处壁画墓中,壁画绘满云气,并在云气间绘有“仙人乘龙”图案。只见一条腾云驾雾的青龙脊上驮坐三位仙女,仙女身着交领长服,两手置身前,脑后飘长发,极其生动形象。日中绘有含食疾飞的金乌,月中绘有蟾蜍、持杵捣药的玉兔等,用笔流畅,简洁明快,形象传神。1995年,文物工作者在清理被盗墓葬时,又发现了一口“钱棺”,厚重宽大的棺木上贴满了汉代的五铢钱,可惜这数量众多的五铢钱被盗贼洗劫一空。还有一座墓室的棺材内,墓主人的身子底下铺衬了一层五铢钱约二百多枚。(因这种钱上铸有篆文“五铢”二字,故称之为“五铢钱。”)该钱币铸造起始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废止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流通历史悠久,其钱身的轻重适宜恰恰是它在历史上使用最久而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古城池是一个地方地势险要、历史悠久的最有力的见证。八卦营古城位于现今八卦营村西北200米处。从城址墓葬出土的兵器、钱币可推断,八卦营古城建修于汉武帝元狩以后。经文物工作者调查,此城坐北向南,城垣残高4米,底宽18米,夯土层厚10厘米,护城河宽8米,由外城、内城、宫城组成,东西两面开门,面积约27万平方米。内城置于外城之中,面积约8万多平方米,城西部被南来的童子坝河拦腰冲断,对城垣的破坏性较大。宫城被当地群众称为紫营台,置于内城中部,遗址现呈正方形面积约1600平方米高5米左右的夯土台,台地上遗存有汉代的残砖断瓦。从城池结构来看,八卦营古城城防结构复杂,极富军事防御功能,是汉军将士南防羌人,北防匈奴的重要军事基地。对研究汉代城池建筑、军事防御及军民生产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1993年3月,八卦营古城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王振武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2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