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合作金融科日期:2025-06-23
张掖市供销社系统充分发挥大数据、大平台功能,以数据赋能为核心驱动力,全力提升数字供销的质效,让数字智慧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供销力量。
一、夯实数据基础,优化管理流程
甘州区供销联社率先迈出步伐,针对社属企业财务管理混乱的现状,果断开展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通过完成财务信息系统的集中部署,精心打造统一合规的会计科目体系和财务报表,搭建起统一的财务报表平台。借助云服务模式,对16家社会企业及基层供销社实施终端财务处理,一举实现了财务管理的标准化与流程操作的规范化,为后续的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筑牢根基。
二、创新服务模式,拓展业务边界
在服务创新方面,甘州区联社巧妙地将数字技术与地方特色相结合。一方面,全力支持城北郊基层供社强化为农服务能力,积极拓展产业发展新思路,探索出供销+文旅融合发展的新业态。通过引入丰富多样的特色小吃美食,邀请知名餐饮品牌入驻,精心打磨餐饮品质,成功打造出具有强大聚集效应的“张掖夜市”品牌,有效激发了消费活力,为夜间消费市场注入新动力。另一方面,依托“智慧云选”等区域电子商务平台,深耕区域市场,全力打通农产品上行与下行的双向通道。通过指导各基层社与52个村级综合服务社建立紧密的供配关系,逐步构建起具备“平台+云仓+”功能的数字化、网络化智慧物流供应链。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物流效率,还显著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向甘州区及周边地区的上千家餐饮、社区生鲜店供应了大量优质农产品,总销售额轻松突破百万元大关。
三、强化技术应用,助力产业升级
甘州区供销联社积极组织全区供销社社属企业和基层供销社,紧跟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大胆探索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城北郊基层供销社针对农产品供应环节,精心开发了“张掖甄选”小程序,将万家便民市场内众多供货主体悉数纳入云平台,实现了服务主体名录库的动态管理以及试点单位服务过程的精准调度。与此同时,碱滩、甘浚、大满等基层供销社聚焦农资供应和农业社会服务,携手15家农资销售企业以及5个农资惠经营网点,共同建成了标准化农资惠服务平台和“零差率”农资经销系统。这一系统不仅为全区农资的科学调配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还为保障农资质量筑牢了防线,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升级发展。
四、深化数字监管,保障质量安全
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甘州区联社不遗余力。指导甘州区城北郊基层供销社建立了功能完备的农产品检验检测平台,配备了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搭建起市场信息发布平台,能够实时发布农产品供求、质量、价格等关键信息。通过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和追溯制,全方位确保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让广大消费者吃得放心。此外,围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积极与天津华旭盛泰科技有限公司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再生资源智慧服务平台。通过统一农业废弃物回收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农废回收处置的实时动态监管,保障了数据的精准性与可追溯性,借助信息化技术有力地推动了再生资源回收处置工作的提质升级。
五、推动社企改革,提升服务质效
山丹县供销联社紧扣主责主业,以壮大基层组织、提升服务能力为关键抓手,大力推动综合改革。明确要求基层社在项目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农资储供、消费帮扶、社企改革以及自身建设等关键领域积极引入数字科技,全力推进社有企业和基层社的“数字供销”建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实施过程中,更是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核心驱动力,要求服务主体在供销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信息平台上及时、准确地填报服务信息。工贸公司自主开发了“山丹供销易购”APP,汇聚了米面粮油、干果、酒水饮品、休闲食品等5000多种畅销特色商品,且以物美价廉的优势深受消费者喜爱。通过“线上 + 线下”相结合的创新业务模式,不仅提升了服务效率,还显著增强了服务的精准度。春节期间,成功举办了“2025首届线上线下年货节”,精心打造了集年货展销与年文化传承体验于一体的供销年货大集。线上线下销售额突破190万元,其中助销脱贫地区农产品成交额高达128万元,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张掖市供销社系统成功以数据赋能,显著提升了数字供销的质效,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